近日,一批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从广西柳州南站鸣笛启程,驶向深圳的大铲湾码头,一条连接中国西南工业腹地与亚洲、乃至全球市场的贸易新动脉正式贯通。
得益于金星轮船深圳分公司的密切配合,此批货物在顺利到达大铲湾码头后,经码头亚洲航线进入印度市场,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发展迈出重要一步。该班列全程约1000公里,凭借稳定的铁路网络,此条贸易新通道将为柳州出口货物提供更优选择。
高效稳定
构筑核心竞争优势
根据广西实施的《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》,柳州被定位为 “双通道、六枢纽、四轴带、多门户” 物流空间格局中的国家物流枢纽。作为中国西部工业重镇,柳州拥有上汽通用五菱、柳工、东风柳汽等龙头企业。此次新增的“柳州-大铲湾”线路进一步强化了其东部通道能力。
与公路运输相比,海铁联运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,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。对于承运的高附加值货物,如:机械设备、汽车零部件、家居木材、食品等,新通道可充分满足柳州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的出口需求。同时,班列以“天班”的密度稳定运行,确保企业出货计划灵活、舱位供给充足,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的可预期性和可靠性。
立足本地
打造“即提即还”便捷服务
柳州南站总规划面积4600亩,是广西最大的火车编组站,柳州本地企业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海铁联运服务。依托显著的时效优势、稳定的服务频次以及“即提即还”港口的独特便利性,新通道将依托内陆港的腹地辐射力与大铲湾码头的国际枢纽功能,为中国西部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全球化物流通道。
至此,大铲湾码头已成功开通“赣州—大铲湾”、“株洲—大铲湾”、“柳州—大铲湾”等多条海铁联运通道,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西南、中部地区的物流新动脉,形成覆盖江西、湖南、广西三大内陆枢纽的立体化联运网络,依托现有的中东,印巴,地中海,东南亚等国际航线,大铲湾码头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辐射能力不仅进一步增强,更通过“铁路+港口+全球航运网络”的三维联动,将内陆制造业腹地与全球市场高效串联,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。
(来源︱DCB)